公文籃演練(in-basket exercise)是指將主管每天日常處理的書面文件抽樣選出,並要求參與演練的人員在一定的時間之內,寫出處理行動,藉以瞭解演練人員的能力或培養能力的一種方法。公文籃演練是情境演練(situational exercise)的一種方法,情境演練是將實際的工作情境化成問題,由演練人員實際操作,以評量或培養實作能力的一種設計。情境演練重在「做的能力」,而非「知的能力」。
單位主管桌上通常有兩個文件籃(in-basket),一個是收文籃,另一個是發文籃。收文籃中放著公文、信件、電話記錄、報告、報表等尚待處理的文件,處理之後就放在發文籃之內,由文書人員取走,辦理後續作業。模仿主管文件處理實況所設計的評量或訓練方法,就稱為籃中演練,也可以稱為文件演練。
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(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, 簡稱ETS)在1952年接受美國空軍之委託,研究評估訓練成效的方法。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在1953年正式發表公文籃演練法之後,陸續被引進企業機構,作為教育訓練之用。到了1960年代之後,美國管理學以及心理學界開始大量介紹此種方法,並同時應用到人員遴選方面,其後,不論企業界或政府單位也開始廣泛使用公文籃演練的方法,以訓練或評估人員的領導能力。
公文籃演練主要包括說明資料、演練問題、回饋三個部分。
在說明資料中,主要是描述演練情境中所要演練的組織狀況,以及演練的事項,通常是某一主管突然去職,要演練者臨危受命擔任主管,負起責任。在說明資料中,要盡量詳細清楚,讓演練者能很快進入狀況,同時要給予演練者時間壓力。但是,如果演練者來自該單位,則不必細述,但宜設定在未來情境,以避免演練者直接將瞭解的經驗應用在演練中。
在演練問題設計上,每一問題必須是組織正常運作之下會發生的問題,而且沒有固定的答案,好讓演練者發揮判斷力。有些不是問題而是有用的資料,有些不必由演練者處理的問題,有些是演練者必須處理的問題,有些是輕鬆的問題,這些問題混在一起,演練者必須自己判斷。
在回饋階段,主要在分析演練者的表現並予以回饋。如以訓練為目的,最常用的回饋方式是在演練之後舉行團體討論,以瞭解演練者的優劣。如以評量為目的,則可以從演練者填寫的「行動理由」中,分析其真正能力。
由於公文籃演練可以瞭解人員的「實作能力」,因此,企業界已廣泛使用在教育訓練與人員遴選方面。教育活動不僅是理念的啟發,更是實務的演練,因此,中小學師資以及學校行政人員培育與專業成長活動之設計,也可以採用公文籃演練的方式,以全面提升教育人員隨機處理教學與行政問題的能力。
●本文出處:教育研究月刊 吳清山教授(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教授) 林天祐教授(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)
留言列表